摘要:目的探討低頻重復經顱磁刺激(rTMS)預處理的抗癇作用及其與抗海馬細胞凋亡的相關性。方法將健康成年Wistar大鼠30只分為rTMS預處理組、假刺激組及空白對照組,每組10只。rTMS預處理組行低頻rTMS(0.5Hz、75%閾強度、20次/串、5串/d)預處理,假刺激組予以相同次數、聲音相似的“假性”刺激,連續7d后,制作氯化鋰-匹羅卡品誘導癲癇持續狀態模型。觀察各組大鼠癇性發作潛伏期及癇性發作程度,以免疫組織化學法觀察各組大鼠海馬CA1區B細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自殺因子(Fas)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的平均陽性反應細胞數及陽性反應細胞平均光密度。結果rTMS預處理組與假刺激組相比,癇性發作潛伏期顯著延長、發作程度減輕(P〈0.01),各時點Bcl-2蛋白表達增加,Fas及Caspase-3蛋白表達減少。結論低頻rTMS預處理具有抗癇作用,其機制可能與其調節海馬區Bcl-2、Fas及Caspase-3蛋白表達水平,從而保護神經元有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述評、論著、綜述、研究報告、經驗交流、講座、病例報告、會議紀要、書評、國內外學術動態、學術活動預告等。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