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磁敏感加權成像(SWI)對彌漫性軸索損傷(DAI)的診斷價值及與臨床、預后的關系。方法對20例臨床確診為DAI的腦外傷患者行3.0TMR常規序列掃描f包括T1W1、T2WI、液體衰減反轉恢復(FLAIR)序列]及SWI序列掃描,格拉斯哥評分(GCS)為3.0~5.0分者8例,6.0~8.0分者4例,9.0~12.0分者8例。分別為傷后3h至20d內行MR掃描并加掃SWI序列,分別測量所有患者在MR常規序列掃描和SWI的病灶數量及體積。常規掃描序列和SWI檢出病灶數量的比較采用Mann—WhitneyU檢驗,病灶體積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觀察有無差異;SWI檢查與臨床、預后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結果DAI病灶在SWI表現為:腦內皮髓質交界區、腦白質、培底節、胼胝體、腦干、小腦等區域散在大小不等的點狀、串珠狀、斑片狀、條索狀顯著低信號灶(病灶直徑〈2.0cm),病灶分布呈多灶性,大小不均,邊界清晰。MRI常規序列掃描共發現78個病灶;SWI序列共發現424個病灶,SWI序列發現病灶數量明顯多于常規MR掃描(U=-15.447,P〈0.01);分別測量MRI常規序列掃描和SWI序列發現的病灶體積為19340mm^3和38042mm^2,兩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70,P〈0.01)。其中SWI序列顯示的病灶數量和病灶體積與GCS評分之間呈明顯的負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802、-0.767,P值均〈0.01。結論SWI序列可以在DAI患者中發現更多的出血病灶及較常規掃描明顯擴大的病灶體積,并且病灶的體積和數量與GCS評分密切相天,對DAI的診斷及判斷患者的預后有很高的價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放射學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述評、專家論壇、實驗研究、基礎研究、會議紀要、頭頸部放射學、中樞神經系統放射學、心血管系統放射學。等。于195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