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有效應對日益嚴重的流域干旱問題,有必要開展面向干旱全過程的黃河流域干旱應對系統研究。基于干旱演變過程設計了干旱指數,通過天氣預報模型、回歸分析等進行干旱、需水與徑流預報;設置多年調節水庫旱限水位,實現水資源年際補償;識別洪水和泥沙分期特征,采用分期汛限水位增加洪水資源利用量;建立了梯級水庫群協同優化調度模型,調配抗旱水源。算例結果顯示:黃河流域干旱應對系統能夠平衡年際間的干旱損失以避免重度破壞,與實際情況相比,在重旱的2014年增加抗旱水源22.40億m3。建立的干旱應對系統已應用于黃河流域抗旱實踐,提升了流域應對干旱的水資源調控能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水科學進展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
學術論文、述評、水科學家、筆談、論壇、討論。
等。于199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