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滑塌構造又稱滑陷構造,是指已沉積的沉積層在重力作用下發生運動和位移時所產生的各種同生變形構造的總稱。其觸發因素多種多樣,研究滑塌構造有助于了解沉積歷史和古地理特征。本文對山西省王莽嶺國家地質公園景區內發育于寒武系與奧陶系之間的大型滑塌構造的下伏層、滑塌體和上覆層所具有的構造與沉積幾何特征進行綜合研究分析,并通過滑塌構造體典型剖面中碎屑流的厚度分布、泥礫含量對比、流向指示等運動特征研究,再結合震積滑塌體伴生褶皺的規律,表明王莽嶺景區大型滑塌構造的成因為地震誘發所致,且震積滑塌體的滑塌方向為自北東向南西。此次研究分析成果提高了景區地質科學內涵,同時對我國境內的震積滑塌體的構造體系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科學借鑒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礦產勘查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礦床地質、勘查技術、水文·工程·環境、簡訊、境外勘查、基礎地質、技術方法、農業地質、生態地質、綠色勘查、地熱資源、地質資料管理·信息化、政策·管理、產業經濟、規范·論評、地苑科普等。于199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