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津沽臟腑推拿流派發展已有百余年歷史,清末民初津沽臟腑推拿得以應運而生。第一代傳承人安純如老先生操作古法腹部按摩,手法注重按法、摩法,操作雖簡,卻衍化至繁。安老手法傳袁正道、王慶傳、劉希曾、吳熙鵬、胡秀章等,使臟腑推拿得以開枝散葉。第二代傳承人、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推拿科第一任主任胡秀章先生將古法腹部按摩引入醫院,清晰地梳理出以按腹、運腹、揉腹、推腹等獨特手法為主,結合“五層氣體、四種導療”補瀉理論的理論體系框架。陳志華教授是津沽臟腑推拿流派的第三代傳承人,先后主持出版有《中醫學解難》《中華腹部推拿術》《中華推拿奇術》等津沽臟腑推拿專著,他主持科研項目、開展津沽臟腑推拿技法的搶救與傳承工作,在津沽臟腑推拿發展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以王金貴教授為代表的第四代傳承人團隊進行了津沽臟腑推拿流派全面系統整理與溯源,發展、凝練了古法腹部按摩揉運推的核心手法,融入了津沽地區特色捺穴療法,確立了津沽臟腑推拿“醫源于道,調氣通脈”等理論方法體系,牽頭起草并制定了臟腑推拿技術操作標準等,津沽臟腑推拿相關內容于2016年首次正式寫入國家中醫藥規劃教材《推拿手法學》。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環球中醫藥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述評、論著、理論探討、綜述、臨床經驗、學術論壇、中醫病案析評、海外中醫、爭鳴、中醫文化、名醫心鑒。等。于200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