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陽明后學當中,圍繞"良知"命題之辯駁向來不絕。王龍溪與聶雙江在《致知議略》中對"良知"之究竟義展開反復論爭,成為王門的重要議題。王龍溪肯定"良知現成",從變化生成之"動"的立場對"良知"作以理解,闡明人須"反諸一念良知",返歸于躍動之生命實相與本來;而聶雙江則直言"良知歸寂",從"未發之中"之"靜"的角度,指出須于"絕對的孤獨中"直覺內心,在靜坐瞑想中追求宇宙生命與實踐倫理的統一。王龍溪與聶雙江對于"良知"之論爭作為王門的重要議題,既充分彰顯出"良知"問題的張力,也實然推動了陽明后學中關于"良知"義理的進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貴州文史叢刊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合研究、說圖、四庫學研究、貴州研究、文獻整理與研究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