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測定群落內喬木層的重要值、灌木層的Shannon-Wiener(H′)指數和Pielou(J)均勻度指數,以及鄭元潤改進后的M. Godron穩定性指數,對武夷山4個不同類型的針闊混交林群落進行所處演替階段的分析和群落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1)群落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Hook.、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赤楊葉Alniphyllum fortunei Makino.)處于從針葉林向針闊混交林演替階段的中期;群落B(馬尾松+細柄蕈樹Altingia gracilipes Merr.)處于從闊葉馬尾松林向闊葉混交林演替的中期;群落C(馬尾松+甜櫧Castanopsis eyrei Tutch.)處于從針闊混交林向闊葉混交林演替的中后期;群落D (杉木+赤楊葉)處于從針闊混交林向闊葉混交林演替的初期;(2)群落內灌木層的物種構成及多樣性將影響并決定群落演替的方向;(3)4個針闊混交林喬木層仍有大量針葉樹種存在,穩定性測定坐標值遠離20/80這個點,表明這些森林群落均未達到頂級群落階段,處于不穩定狀態。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福建林學院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學術論文、研究報告、綜合述評、學術問題等。于196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