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對老灣金礦帶及南部帶狀展布的老灣花崗巖體野外調查,并結合對鉆孔觀察研究后認為:老灣花崗巖體與老灣金礦帶成礦具有密切的時空和成因關系;老灣花崗巖體先行沿早期的老灣斷裂充填就位,為成礦帶來了熱動力的同時提供了一定的礦質;其后,老灣花崗巖體沿老灣斷裂向北逆沖推覆,推覆角48°~59°不等,且上陡下緩,蓋在了賦礦地層龜山巖組之上;最后在燕山晚期以后又發生了NWW向的韌性剪切作用,掩蓋了早期的斷裂痕跡。老灣花崗巖體逆沖覆蓋于賦礦地層龜山巖組之上的新認識,拓展了老灣金礦的找礦空間,預測資源量可達200t以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地質找礦論叢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礦床地質、基礎地質、物探·化探、方法與應用、境外礦產地質等。于198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