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無法不看見吳松笑。和所有身處中學的男生一個模樣,吳松瘋狂的迷戀球類運動,并把這種喜愛張牙舞爪的帶進了課堂。后面無時不刻緊緊跟隨著六七個頭疼的老師,五六個同樣德行的朋友,三四個大大咧咧玩得來的女生,還有一個明戀他但打死不承認的姑娘。吳松除了太愛笑以外,沒有任何有別于其他人的行為舉止,最起碼他個人認為,抄襲不算。放羊式和揮鞭式教育在初三得到了第一次完美的融合,明顯的效果就是大多數人開始劃不清自己所屬的門派。新學期第一個月第一天的第一場摸底考試中,吳松便利用了自己手長腳長,目光所及區域也很廣大的優勢,在一頓眼神和輕微肢體動作的威逼利誘下,讓坐在右邊的女同學連續告訴了他數道選擇題的答案。并成功地在某一題沒聽清的情況下,不耐煩的開始在那件肥大的校服口袋里亂掏,最后掏出一部具有一定智能搜索功能的手機,點擊網頁,輸入“岳陽樓記”,摁下確認。可能對于吳松來說,唯一不成功的是,在網頁還沒有在學校龜速的網絡下打開前,那個慈眉善目,教了他半年多英語的監考老師沖下了講臺,收走了作案工具。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吳松笑了笑,他覺得這沒什么大不了。一轉頭,嬉皮笑臉的去教務處道歉,抓耳撓腮著就把錯誤承認了,還是記了一次警告。他又笑:還不是沒處分。外校有個皮小子,在化學實驗室里,拎起一瓶子濃硫酸,往同學鼻子底下放,對方嚇得猛一吸氣,昏了。結果手欠那家伙的教育廳局長老爸一出面,連警告也免除了。吳松聽過這件事,腦子里頭一個閃過的就是他在直屬大學里當黨委書記的媽。后來臨近中考,學校怕應屆畢業生看上去記錄不好看,所以準備消記過警告。半年前的那次考試,有了吳松作為前車之鑒,后面幾場陸續又有三個前仆后繼的男生加入了作弊的大軍,甚至有一個愛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北方文學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書畫展評、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研究、研究交流、文化縱橫、文教論壇、語言新探、文史研究、影視評論等。于195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